可维护性


本节目标: 了解可维护性、掌握衡量标准并理解其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。

什么是可维护性?

完成系统开发/部署工作后,主要任务变为 通过查找和修复错误、添加新功能、保持系统平台更新以及确保系统平稳运行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

定义系统设计这方面的特征的指标是 可维护性。我们可以将可维护性的概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方面:

  1. 可操作性:保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顺利运行后,衡量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达到正常状态的难易程度。
  2. 清晰度:这是指代码的简单性。代码库越简单,就越容易理解和维护,反之亦然。
  3. 可修改性:指系统能够毫不费力地集成修改后的、新的和不可预见的功能的能力。

衡量可维护性

可维护性, M, 是服务在故障发生的指定时间内恢复其功能的概率。M衡量服务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的便捷程度。

例如,假设某个组件定义半小时的可维护性值为 95%。在这种情况下,组件在半小时内恢复到完全激活状态的概率是 0.95。

提示

注意: 可维护性是对系统在运行时进行维修和修改能力的表达。

使用(平均修复时间)MTTR 作为衡量M的标准。

换句话说,MTTR 是修复和恢复故障组件所需的平均时间。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 MTTR 值。

可维护性和可靠性

可维护性是可靠性的一种更具体的表达。

它们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关注的变量不同。

  • 可维护性是指 time-to-repair

  • 可靠性是指两者time-to-repairtime-to-failure

对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可用性、停机时间和正常运行时间。